Monday, August 23, 2021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1. 坚持好习惯和断绝坏习惯并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信心和耐心。意志力有点像兴奋剂或者抑制剂,只能短暂有效。

2. 永远不要等待或者期待某个“最佳状态”,“完全平衡”。比如找对象,找工作,买房子,生娃。事情永远在变化,可能会急速上升,然后螺旋式地上升,或者断崖式地下跌,总之不可能一成不变。

3. 永远不要等待或期待解决所有的问题,或者等解决了所有问题之后才感觉满足条件再开启下一步。问题永远解决不完,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必然会出现。还是因为生命的状态是连续的,生了之后就会老,老了之后就会病,病了之后就会死。人生的目的并不是实现没有问题。恰恰相反,解决问题正是修炼的过程。

4. 等待或者拖延满足条件的背后,并不是没有准备好,而是没有踏出舒适区的勇气。只有在舒适区和挑战区之间,做的事情才能够有所突破和进展。

5. 困难只有不断地分解,才能清晰。就如同水中的泥沙不分离,看不清楚问题的本质。

Thursday, August 19, 2021

小事情列表(持续更新)

  • 转不愿为愿意
    • 拒绝做手机的奴隶,受其使唤
    • 只看打算看的内容,并计算好时间和后续的任务,不要安排太多
    • 倾听对方说的话,不要管这个是不是对我有用或者是不是有趣有道理。
  • 日常生活
    • 早起叠被子
    • 收拾和处理回收纸箱 
  • 锻炼健身
    • 每天下楼走一走
    • 每半个小时起身,做一些转换动作
      • 平甩功
      • 累的时候七动功
      • 拉伸肝经或脖子膝盖
      • 短的keep
      • 瑜伽等功课
      • 随便乱跳

  • 作息
    • 八点前吃完饭(七点前做饭)

人生只有一件事

最近看了樊登与台湾著名的文化人金惟纯的访谈,在介绍他的新书《人生只有一件事》。

这一件事是什么呢?修炼。修炼相当于是升维的行为,有点像仙侠小说里面的历劫飞升。升维之后,不会囿于左右之争。

怎么理解修?是佛教的修行,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修,还是道教的修身养性或者修真养生的修?

书里其实讲的还是世俗层面的道法术,所以既然是世俗层面,这三家应该都是通的,即接受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意味着要看到自己的缺点阴暗面,并且敢于承担过错,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怨天尤人。改变自己,则是在接受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起心动念,从小事起转念头,发大愿,这个和禅修的不同阶段很像。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就是在接受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中间过渡环节——认错。佛教叫忏悔,儒家则是吾日三省吾身。真正的认错,力量非常大,是让人激动和兴奋,让人看到自己的无限潜能。可惜我们都习惯了表面应付式的认错,自然毫无益处,有时候则是悔恨多过认错,对自己的怪罪和记恨太多,充满负能量,也是无法让人提升的。

最后,金先生说我们没有必要把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彻底的分开,应该把工作当成道场。这个想法很妙,如果这样就轻松很多,不会再想生活和工作不能平衡的矛盾。不管顺境逆境,都是磨练自己心境的对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