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玉龙雪山脚下,有个美丽的丽江古城。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至死都难以忘怀这个小城,他在病房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宁愿死在那风景优美的山上,也不愿意孤独地呆在四面白壁的病房里等候上帝的召唤。
家人总是到云南去,却每次都不捎上我,这回可是如了我的愿,随着爸爸和他的朋友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丽江古城。正当我用平常旅游者的眼光去看待丽江这个城市时,我发现我错了,因为丽江不像其它任何一个旅游城市,绝对不能用通俗的美丽来形容。
当我们一行人到达丽江时,已是傍晚,恰逢滂沱大雨。我们冒雨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听着滴答雨声和街巷上叮当响的马铃声,心神荡漾。原来雨声中的丽江是那么地别具风韵。
在去四方街的途中,两旁都是喧闹繁华的商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再加上下雨的缘故,雨伞急剧增加,使得街巷上满是抢眼的花花绿绿,令本来就很热闹的街道更加拥挤,甚至出现了交通堵塞的景况。
天色已晚,我们穿过四方街的五花石路,个个身上都湿漉漉的。过了白石桥,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大名鼎鼎的酒吧街。清秀灵动的河水涓涓地流过,把酒吧街一分为二。两岸随风摇曳的杨柳垂入水中,与两岸五彩缤纷的酒吧灯光相映成趣。我们发现这里聚集了更多的人,整条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看得出人们快乐的劲头并不为大雨所影响。
热闹的酒吧街 |
我们终于脱离人海,找了一处较为僻静的酒吧坐下来。我能清晰地听到左右与对岸清亮的歌声,那是酒吧姑娘正为自己的客人极力献唱。要知道,云南是一个民族大杂居的省份,几乎云集全国上下各个民族,而丽江则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中心,是纳西、藏、汉、白、摩梭等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兄弟。于是我们也叫了我们酒吧的姑娘唱她们民族的歌,她们是穿着朴素纳西服装、擅长歌唱的潘金妹。我们打着拍子,她们唱起轻快的民歌,歌声悠扬萦绕——这是少数民族同胞们特有的嗓子,不知要用什么词句来形容它,因为它实在太动听了。我甚至羡慕这些高原上的百灵,天生的歌唱家。
在这悦耳的歌声中,窗外依然霪雨霏霏,街上的人们依旧络绎不绝。古城在雨中,更加娇媚动人,更加引人入胜,这是她多情温柔所在。这就是我们第一天对雨中丽江的印象。但当第三天晚上我们再次光临时,看到的又是古城的另外一面。
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月下就是笼罩在银色月光中的丽江古城。四处都是清脆甜美的歌声,这歌声明显比前天雨中的歌声要响亮而有力,令人为之振奋。我们不禁跟着这具有魔力的旋律哼唱起来,不知不觉又来到了酒吧街。这回可够闹腾的,两岸边上的人们都在高歌欢唱,那景象跟过年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在清滢澄澈的河水旁坐了下来,要了啤酒,准备这种乐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们旁边的那一围正和对面的一桌较上了劲,你听,这边刚唱完《唱山歌》,那边就急忙对了首《青藏高原》,这边毫不示弱唱上了《歌唱祖国》,对面高原派又响起了《卓玛》的歌声……“呀嗦、呀嗦、呀呀嗦”的加油呐喊声和人们疯狂的跺脚声也伴随着歌声不断地回荡在酒吧街中,响彻在丽江古城上方。尽管这热情高歌的人们不是专业歌手,他们的歌声也许没有少数民族姑娘们那百灵鸟般的噪音清脆悦耳,但我们能听出那热血沸腾的歌声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和似火的激情,于是我们也举杯同饮,放声大唱,一同融入酒吧街的大杂烩中。丽江的酒吧街就是这样与众不同。也就是因为酒吧街,你才能在这儿到处撞见老外。酒吧街不仅处处洋溢着西方的气息,本身还充满浓浓的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并具有古朴的东方水乡的深厚韵味,因此它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来感受中西融合的美妙。
大雨中的酒吧街 |
我们对面坐着一个老外和一个中国姑娘。我们为了向外国朋友表示我们中国人热情好客,主动向他献出一首纳西歌曲,与其说是献出,还不如说是挑衅,我们要看看这位朋友在我们的歌声阵势下会有什么反应。没料到他也来劲了,急忙站起来向店里的歌手借来吉它,硬要回赠一曲。老外边弹边唱他们当地的民歌,他温柔的嗓音及自我陶醉的表情感染了他的女友,感染了对岸的我们,甚至感染了酒吧街的人们。从他女友口中得知,这个高大英俊的帅小伙来自荷兰,他连送两首荷兰民歌后,竟用中文叫出“刀郎”二字,在惊讶之余我们大声齐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高兴得老外直拍手。之后,我们用极不熟练的英语,几个单词、几个单词地直接与老外喊话,到最后,我们竟一起干杯喝酒。虽然相隔一河,但他刚才那明快的琴声和我们的热情已经筑成了一座桥梁。在酒吧街这种浓烈的氛围下,中外朋友就能神奇般建立友谊和创造乐趣。
到了凌晨1点的时候,整个酒吧街已进入白热化的高潮。人们尽情欢呼歌唱,每一组对歌的两拨人都一样豪情壮志,士气高涨。他们真的什么歌都来,山歌、情歌、革命歌,甚至连国歌都唱起来。最后有个领头的喊得连嗓子都哑了,我猜第二天他都讲不出话来。就在整条街都还热闹时,已是深夜,此时歌声仍源源不断地传到耳边,这就是古城充满激情的一面。
白天的古城少了一些夜晚的时尚与妩媚,就更显古色古香。充满纳西民居特色的古城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它朝各个方向敞开,人们可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巷子进入丽江。河水在青青垂柳下缓缓地穿街过巷,水中飘浮着的荷花,水上是座座简朴大方的石桥,岸边是古风犹存的水榭——好似江南的水桥流水人家之景!难怪人们把丽江古城称为“高原姑苏”。古城中,街头巷尾,男女老少,一片繁华兴旺的景象,构成了古城的安乐与祥和,这又是古城和谐的一面。
白天的古城 |
我们在丽江只待了四天。我相信我若能再多待几天,准能再发现古城更美妙的一面。丽江是我所到过这么多地方中最喜欢的一个,当然也给我留下了最难忘最深刻的记忆。我想我会再次回来,回到这个让我如痴如醉的丽江。
黑龙潭公园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