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起,因学习太极和打坐,买打坐垫开始长期打坐。后来换成比较大的藏蓝色打坐垫(2024年出)。
2015年至2018年间,主要是guided meditation。这三四年越来越习惯散盘或单盘,吃饭也盘,旅游在街边也盘。
2019年到2022年,早晚禅修较多,以左脚在上的单盘为主。
2015年5月起,因学习太极和打坐,买打坐垫开始长期打坐。后来换成比较大的藏蓝色打坐垫(2024年出)。
2015年至2018年间,主要是guided meditation。这三四年越来越习惯散盘或单盘,吃饭也盘,旅游在街边也盘。
2019年到2022年,早晚禅修较多,以左脚在上的单盘为主。
为了将杂乱无章的科研和教学的想法整合到一起,拥有纯文字的体验,我开始尝试Obsidian来记录各种想法。Obsidian的基本形式有点像私人维基。我现在从最简单的开始,熟悉Markdown 语法,建立各种笔记群。
目前还是用的最传统的方式:文件夹。以前在用Evernote的时候采用过序列号numbered notebook,这次也参考了Johnny.Decimal的方法。
然后每一个笔记的标题采用 Date-People-Title-Stage 的格式来排序。
接下来要探索的是tag,还有双链。双链目前因为笔记量还在累计中,用得不多。
当然,最牛的据说是各种插件,且待我慢慢探索。
注意的是,这个无法替代OneNote去和outlook链接,OneNote也比较适合各种截图和标记。其次,可视化方面也无法替代coggle等思维导图的工具(刚好看到一个Coggle 图讲Obsidian)。再次,也不是为了替代roterunner日记本和其他日程提醒、时间管理工具。
另外,最近发现google doc作为组内共享,还是永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