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天,从打完疫苗开始,我就一直想找个好的时机回国休假。观望了半年,见证了Delta的大爆发,我默默地把时间点延后到22年。根据网上各种预(瞎)测(猜),病毒会在2022年的6月份消停。于是,我决定22年暑假走,和老板申请了暑假在国内远程工作的许可。
购买机票
疫情以来,美国赴华航班只有几个有限的门户城市,加州、西雅图有些航班,美东更是只有纽约JFK-上海的东航MU588航班。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是,该门户城市是否容易前往,熔断概率(稳不稳),机票价格,航行时间等。我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MU588,毕竟是直飞,好几个朋友成功坐这个航班回去;但是,这个航班最抢手也最贵,往往需要提前几个月购买,加上纽约人员密集,感染人数一高,熔断的机率也高。于是我还考虑了从旧金山出发的UA857,一是价格感人,二是这个航班熔断很少(据说是因为飞机时间是上午,乘客浪的机会少了)。
不过去年开始的政策还是行前七天要到机场所在城市首次核酸,考虑到我比较熟悉纽约,住在纽约朋友家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MU588不会熔断。今年1月在东航官网上看MU588的票,发现6-7月份的经济舱价格4k以内,就果断下手了。事后证明,这个考虑极其明智和正确!22年初Omicron大魔王的爆发,然而各州口罩令已经多少放宽,飞机到加州这一过程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时有那种“规律性取消”,我选了周三出发的航班,据说被取消可能性低。注意!现在这个规律性取消已经被“取消”了,但依然还有熔断政策。买机票至少需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吗?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官网上高价存票有时候是因为航司没放票,有时候是因为留学旺季票没了,有时候是因为疫情原因,被前面的航班熔断积压下来的乘客拿了位置。但是提前半年关注肯定有好处。
我做了一个流程图展示上述过程(出发地以美东地区为例):
行前准备
买机票之后要时常关注新闻和政策,我平时会看北美票帝和留学生的公众号文章。行前一个两个月要注意锻炼,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以应对旅途奔波所造成的抵抗力低下,不然容易感染新冠及各种病(比如风寒感冒、肠胃病、拉肚子)。要带有平常心。准备好万一航班熔断、检测阳性之后怎么办,做一些预案,不要过度焦虑,否则也容易抵抗力下降的。
防疫物品我准备很充分,N95、消毒手纸、消毒抹布、酒精纸片、透明面罩、眼镜、手套、免洗酒精、抗原检测试剂。事后证明,最有用的是消毒手纸、消毒抹布、酒精纸片这几样,放在随身包里,时刻擦着点。其他的免洗酒精、口罩、手套应该不需要备那么多(口罩带了10-20个好像还用不着)。飞机上用的一次性拖鞋,隔离期间需要用到转换插头、洗衣皂、晾衣架,我都带了点。
准备了很多食物:1)行前在纽约的早饭麦片、即食食品,2)飞机上的能量棒、小饼干,3)隔离期间的豆浆、芝麻糊、各色饼干小吃。后话:我现在隔离酒店碰上了一日三餐很饱,后悔带太多吃的了。看来隔离食物不用带多,但要带得丰富一些,提高隔离生活品质。
检测预约和资料准备。提前了解使馆健康码申请要求,在网站上预约检测(我提前了2-3周,在确定航班不会熔断以后)。(据说现在不再需要指定实验室检测了,抗原检测也取消了,那就需要提前了解实验室资质是否符合使馆要求)。因为4月份上海疫情严重,MU588分流到福州,并且出发时间也改到19:25。因目的地更改,航空公司在行前7天打电话跟我确认出行情况,并修改机票(票号更新了),出具新的电子行程单。东航打电话过来显示的是95530,一定要接!
出发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的目的是拿到健康码(加上机场的抗原检测)登机。5月份政策突然放宽,取消行前7天首检(太高兴!),改成24-48小时内双检测。因为我要开车到纽约,就提前了三天出发。我选择了在出发的前一天做双检测,王雨林约了9点半,NP约了10点半。车子停在法拉盛商城的立体停车场里,先去王雨林,两个点之间步行距离十几二十分钟,中间时间是完全够的。每个地方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完成填表、缴费、采样的流程。不过现在最新的政策是前后两个检测要间隔24小时。第一次看到同机乘客有点激动,大部分都是留学生或者是老人。
在等报告结果之前,我先准备申请健康码的材料,把PDF转成JPG格式:
1. 指定检测机构的报告:纽约王雨林和Newpath会把结果的报告发PDF到邮箱。
2. 行程单:东航给我确认行程的时候给我发了电子版。
3. 居留证明:我用了签证和驾照。
4. 疫苗接种证明图片:CDC 小白卡,我加上当地政府、接种机构开的接种证明。
新冠疫苗接种声明书:我填了,但好像已经不需要了。
我是晚上9点多等到最后一个阴性报告结果(大部分人是下午到傍晚出结果,少数人第二天才出),才开始填健康码小程序。小程序上的问卷最好提前看,在王雨林做核酸之后会有个微信群,有啥不确定的可以在上面提问,大家会互助解答。我第一次上传两份核酸报告的照片,不知道为什么无法通过,换了报告上传的顺序,就好了。提交之后五分钟内就收到了蓝码!!终于可以安心睡觉。整个核酸检测中最煎熬的过程就是等报告的过程,特别是看到大家都拿到结果的时候……我后来干脆不看群消息。
起飞当天
早上起来之后,我赶紧收拾行李,吃点早点,又躺下来睡觉,保存体力。大概在11点又吃了第二顿早饭。总之让自己随时保持不饿不累的状态。
飞机19:25起飞,我约了下午三点半机场的抗原检测。到了JFK之后,人潮涌动,完全是疫情前水平,要命的是就没有人戴口罩(除了我们飞机的乘客)。我做完抗原之后跑出来航站楼外面边吃便当,边等抗原结果。抗原检测是在T1航站楼出发层,做完之后又可以出来的。我准备的米饭便当,是微波炉加热后带到机场值机前吃的。事后证明,这个米饭便当非常关键,让我撑住了大半航程!建议大家值机或登机前也去吃一顿下午饭,因为从下飞机到隔离酒店的时间很长,一路上也不好摘口罩吃东西。
快5点的时候,我正式带着所有行李去柜台值机。我们航班大部分人都是正常打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也比我预想的多。我属于最后十几个去值机的,说明大部分人在4点前就已经做完抗原和值机了。虽然我排到了后面,但是少在机场耗了一个小时还是值得的。值机前东航柜台会检查健康码绿码和抗原报告。
值机之后,安检人还行吧,和疫情前差不多。等安检的时候我在手机上填写海关指尖码的问卷,因为这码只有一定的时效,我等过了安检之后才提交。安检出来就已经6点了。安检出来的地方有几个铁桌凳子,我就在上面整理行李,把重的东西塞到登机箱里,把食物放到背包里。等这些做完就已经18:20。登机口离安检很近,上飞机前我又去了星巴克买点饮料,并上了一趟厕所,这一路并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时间。好在我全程不用背东西,并不觉得劳累。
飞机上
谢天谢地我终于顺利地上了回国的班机!排队登机之后,我在靠窗位置,中间座位没有人,应该是因为75%的上座率。前面说过,最有用的是消毒手纸、消毒抹布、酒精纸片这几样。我拿消毒巾把所有我会接触到的座位擦了一遍,用消毒手纸擦了小桌板和小电视屏幕。我虽然有手套,准备去洗手间的时候用,但是后来觉得没有必要。之前看到有人说穿两双袜子,过安检的时候扔掉,我也觉得大可不必。但我确实带了两双袜子,是因为飞机上太冷了——机上不提供被子和枕头,可能因为疫情无法回收。
整个过程中,我一共戴了两个口罩,第一个是双耳式口罩,从值机安检直到在飞机上第一次吃东西都戴着。机上全程不提供热餐食,只发两袋甜得发齁的零食、面包蛋糕、酸奶、矿泉水。建议大家可以带点水果(不能带下飞机),同时补充糖分水分。我吃了个蛋糕和苹果之后,消毒好就换上了头戴式的口罩,这样不容易勒着耳朵。我还用耳塞耳机降低噪音,便于入睡。整个过程我是醒醒睡睡,15个小时还是很漫长的。我是在飞到中国境内的时候去上了唯一的一次厕所。事后证明,上的还是有点早……
下飞机
晚上23:20落地,等了一个小时多点在12:45下飞机。廊桥关闭,我是抬着登机箱下了楼梯到海关……票帝说要把指尖码放到手机屏保上,我按着做了,还洋洋得意。但是出关时刚好时间是半夜,手机进入勿扰模式,点亮屏幕之后只是模糊一片(白搞了屏保,😭)。大概1:30检测完咽拭子核酸。2:30拿到行李,排队一个半小时才出机场。我赶紧在上大巴前去了个洗手间,大概4点坐上大巴。5点到酒店,5:30左右住进房间。从飞机落地到隔离酒店,历时六个小时。所以下飞机前上厕所比较好,当然那时候上厕所的人也特别多。其实不管坐哪,什么时候下飞机,决定你离开机场的时间从而隔离酒店的是——拿到行李的时间。我的行李出来晚,所以我上的后面的车。建议提前弄一个国内的电话卡,或者开通美国手机的漫游,不然这一路上通讯上网比较困难。
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顺利开始了隔离生活——回国自由前的最后阶段。6月份的最大利好消息是新的入境隔离政策7+3出台!不过政策太新,工作人员给到的信息比较混乱。7月份的核酸检测政策倒是更加宽松了,但是航班熔断也更多了,其实回国机会更少了。
酒店卫生环境一般,我带的酒精手纸和消毒巾排上了用场,我把洗手间好好擦了一遍。伙食倒是很不错,一天三顿饭把我吃撑了。工作人员很友善,也很好说话。夏天回来的好处就是,衣服其实不用太多,可以手洗晾起来。
结语
回国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买机票、收行李、做检测、搭飞机到安排好家人生活和工作,每一项都需要多番思维和决策。同行乘客里有不少年纪大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要购买机票,准备核酸检测资料,掌握政策动态就更加不是一般的困难。我这几个月来谨小慎微,怕感染不参加聚会,这一路上舟车劳顿、费时耗资,身体精神上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不过比起不能回国的朋友们、在之前政策下回国的朋友们,我能够搭乘到未被熔断未被取消的航班回国,隔离时间缩短,就已经非常幸运!感恩这一路上给我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