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5, 2015

科研与攀岩

以往攀岩的时候,全然没有联想过攀岩和科研的关系。今日从师姐那里听到了科研即攀岩的比方,竟感觉极其恰当,极其精妙。

学生时代,我们要完成作业和课程报告,这就像攀爬一条给定难度的线路,旨在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能力。
想起我最开始,脚尖连岩点都站不住,两腿瑟瑟发抖,甚至连一级难度都无法完成。看着眼前岩壁这个庞然大物,心想学会攀岩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几节课下来,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领,比如重心移动、手脚顺序等,然后肢体的力量也上去了,慢慢地,一级二级就自然而然地度过了。
然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攀岩过了基础关,后面的提升是缓慢的。这时候会产生很多疑问,到底是多抱石,还是多向上爬,是多练习力量,还是技巧?在大学里生存,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每个人走的路都很不一样。

科研则是自由攀爬一面特别随机的壁。困难分布得如此不均匀,以致于进展又快又好的时候,你根本猜不到下一步就是精神的(肌肉的)。。崩溃(撕裂)。。。
彼时我的核心力量很弱,跨度大的岩点,我是没法过的。这种上不了又不甘下去的感觉很痛苦,不仅是因为遇到了瓶颈,还因为在岩壁上以一个姿势挂着肌肉吃不消,两三分钟后不下去都不行。有时候科研的坑挖了好几年,逐渐忘记自己为什么要挖这一个坑,甚至开始质疑挖坑的意义。耗到最后,累觉不爱。
有的时候,下一块岩点就在眼前,但因为能力和身体素质有限够不着……这个时候,你会放弃这一次攀爬,到健身房练器械吗?可是,你去了健身房之后,可能发现要练肌肉也是很难的,结果就是攀岩放弃了,健身也失败了。其实以前也常有这个想法——自己要是学多点数学物理就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如今想想,如果当初每次都能尽力地完成每一个路线,就算多走些弯路,估计会增强不少自信吧!而且能力也会在克服这些困难中提升的。既吃不了健身房的苦,又不肯耐心地多走弯路,大概也是我科研的问题所在。
不过科研的大部分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目标在哪。这时往往怀念起导师给我布置的固定线路了。如果在爬之前,退几步,站远一些,仔细观察岩点的特点,对大致的方向心中有数,也许就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了。

而生活,是真正的野外。大自然比室内困难艰辛一万倍,却也最是吸引人。
愿我对生活的热忱永不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