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的报告来自十年前的2009年FAO的专家论坛,讲述了未来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English version,
中文版)。
到2050年,为养活新增加的23亿人口,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增加70%。(
这个数字应该是针对2000年的,我们最新的WRR报告预测的数字,人口增加28亿,粮食产量增加相对于2010年是56%)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几乎需要翻番。
由于人口增速放缓,产量增速不需要像过去几十年那样快,但由于收入不断增长,数量的需求仍然十分显著:例如到2050年每年需要额外生产10亿吨谷物和2亿吨肉类。
在发展中国家,预计增产的80%来自于提高单产和种植密度,只有20%来自于扩大耕地面积。在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几乎全部增产都会通过提高单产而实现。但事实是,全球范围内各主要谷类作物的产量增长率在逐步下降。例如,
全球谷物产量的增幅从1960年的每年3.2%下降至2000年的1.5%。
我们面临的技术挑战是如何扭转这一下降趋势,因为全球范围的产量如果按照过去五十年确立的模式持续线性增长,将不能满足粮食需求。这项挑战由于气候变化而变得更加迫切,气候变化预计会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研究,如果气温上升超过2℃,
全球粮食生产潜力预计将严重收缩,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可能在全球范围下降。在低纬度地区跌势将尤为显著。例如,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产量可能减少20%至40%。此外,诸如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造成更大的作物和牲畜损失。
同时对生物燃料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可能给全球农业生产造成额外的压力。需要新技术来解决缺水情况迅速恶化的问题,并减少收获后的损失。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推动技术前沿向外发展,包括在边缘地区。可以通过开发和推广新技术和作物
管理技术以及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推广现有技术来要做到这一点。为确保现代技术的
广泛应用,必须保证资源贫乏的小农户不被技术进步所忽视。